政府網站管理制度是政府網站群中各網站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須共同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政府網站要保證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制定系統性、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準則,要求網站工作人員和各業務部門人員按照相關的規范與規則來統一操作。管理制度是政府網站建設的基石,保障政府網站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一、 政府網站管理制度的重要意義
(一)管理制度能夠規范政府網站的建設發展
網站建設,制度先行。管理制度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對政府網站的建設發展提出了要求,使網站規劃者、建設者、運維者、管理者等相關各方明晰自己的行為規范,減少執行的隨意性。管理制度是政府網站發展的指南針和導航儀,為政府網站提供了發展的依據。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是動態的,而不是一層不變的,管理制度會隨著環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更好的規范政府網站的發展。
(二)管理制度能夠促進政府網站的內容保障
政府網站績效水平的直接體現就是內容的數量和質量,高水平的政府網站與健全的內容保障機制的密不可分的。要實現政府網站內容的有效保障,必須協調好網站管理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的關系,理順信息資源從產生、加工,到審核、發布的流程機制,并將這種機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管理制度規定了網站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內容保障責任,從根本上保障了信息資源的供給。
(三)管理制度能夠提升政府網站發展的積極性
政府網站是信息時代的虛擬政府,是政府在網絡世界中的具體表現,它涉及到政府的各個組成部門。因此,建設好政府網站不僅僅是網站管理部門一方的責任,它需要相關各方協調配合,需要業務部門的有力支撐。這樣,調動起政府網站相關方的積極性,使各方共同參與到政府網站建設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管理制度通過將網站工作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中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四)管理制度能夠保證政府網站的安全運行
近年來,政府網站頻繁收到攻擊和破壞,安全問題已逐步上升到政府網站戰略高度。但由于對政府網站安全缺乏足夠認識,許多政府網站的安全體系建設十分脆弱,其應急響應能力也很薄弱,面對漏洞信息的分析、處理缺乏必要的認識和判別。管理制度將網站安全、應急響應機制等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通過對網站建設相關方的培訓,提升其對網站安全的認識,提高政府網站抵御風險的能力,保障政府網站安全運行。
二、 政府網站管理制度的構成
政府網站的建設發展是個系統的、持續改進的過程,由規劃設計、建設、運維、評估、優化等基本階段組成,而管理制度是對政府網站建設發展的規范引導,因此管理制度應覆蓋政府網站的整個生命流程,針對各階段的具體特點,提出相應的管理要求,實現政府網站科學的無縫隙管理。根據國內外政府網站建設發展的模式,結合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多年的咨詢經驗,我們認為政府網站管理制度應大體包括如下部分,即組織管理制度、網站設計制度、信息發布制度、在線服務制度、互動參與制度、技術運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績效評估制度、監督投訴制度等九項制度。各項管理制度相輔相成、相互銜接,構成完整的網站管理體系。
三、 政府網站管理制度的內容
(一) 組織管理制度
組織管理制度是整個制度體系的基礎,目的在于明確分工,建立協調機制。組織管理制度主要內容是明確政府網站的領導機構、建設和管理單位、技術支撐單位、內容保障單位、保密審查單位等相關方;界定政府網站相關責任方的具體職責與要求;建立內部協調機制,實現統一規劃、統一部署;提出政府網站管理機構的內部架構及對工作人員的具體崗位要求,建立持續發展的人員培訓機制,政府網站工作人員具備必要的專業技術能力;建立政府網站群中門戶網站與子站的上下聯動機制,形成較好的指導與維護關系。
(二) 網站設計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規范網站設計和欄目調整。主要內容有網站頁面和欄目設計和調整的職責分工;門戶網站頁面設計和信息公開、在線辦事、公眾參與欄目的新增、修改、刪除的原則及實施的流程;子站頁面設計和欄目調整的原則和實施流程;門戶網站和子站共建欄目的調整原則和實施流程等。
(三) 信息發布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規范政府網站的信息發布。主要內容為明確信息發布的原則;界定信息公開的范圍和詳實的內容要求、信息發布的格式;規定信息采集、編輯、審核、發布、更新等各個工作環節的具體要求;明確各類信息的保障責任單位,建立信息統計制度;健全保密制度,防止信息泄密;加強信息資源的利用,為領導決策提供支持。
(四) 在線服務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在線服務和公眾參與的有效性。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在線服務的處理流程和具體的服務內容,規范辦事事項的辦理程序和服務方式;制定服務標準,明確在線服務的時間要求,服務指標、用戶滿意度等,保證事項按時保質完成;建立在線服務的使用幫助機制,方便用戶辦事;建立在線服務的持續改進機制,定期分析用戶使用情況,不斷豐富事項內容、改進服務質量。
(五) 互動參與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完善公眾參與保障機制。主要內容有明確咨詢投訴、意見征集、網上調查、在線訪談等互動渠道的保障責任,提出對各種渠道的具體保障要求。規范用戶來信或留言的處理流程,建立處理答復機制;明確用戶來信或留言的處理反饋時間,做到及時答復;規范用戶來信或留言的答復質量要求,答復內容應準確、詳細、無歧義;規范用戶來信或留言的統計工作,定期分析、匯總用戶反映的問題;根據工作重點和社會熱點策劃網上調查;制定在線訪談規劃,定期開展訪談欄目。
(六) 技術運維制度
該制度目的明確政府網站技術運維要求。從總體上看,技術運維制度主要包括系統硬件設備運維、系統基礎軟件運維、數據運維、系統監控等。制定系統硬件設備運維制度,明確確定支持網站運行的硬件設施的范圍、硬件設備管理規范、各類硬件設施運行情況的統計分析、硬件設備管理和項目評估等要求;制定系統基礎軟件運維制度,明確支持網站運行的基礎軟件的范圍、每類軟件的軟件包的管理、各類基礎軟件系統的日常管理規范、軟件更新等要求;制定數據維護制度,明確數據存儲、數據備份、數據交換、數據完整性與一致性、元數據管理等規范要求;制定系統監控制度,明確系統監控的范圍和監控的流程,并可以考慮采用適宜的監控管理工具及安全防護工具以增強可管理性。界定運維人員的素質要求和職責;規范運維費用的批準和使用流程;提出運維外包的具體規定。
(七) 安全管理制度
參考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確定網站安全保護等級,制定并落實符合本機構安全保護等級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據保護等級制定網站安全的管理策略,對突發安全事件制定應急預案和保障措施。建立由專業化的測評機構定期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狀況開展測評的機制。明確應急響應預案,規范緊急情況下的事件處理流程、應急資源存放位置、人員聯系方式、上報流程等。 建立定期演習和測試機制,保證應急預案有效。提出具體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物理安全要求、網絡安全要求、系統安全要求、信息安全要求等。
(八) 績效考核制度
該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提升各子站及信息保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主要內容有政府網站績效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則、組織分工;考核的對象范圍;考核的具體內容;考核的時間周期及時間安排;績效考核的方式;考核工作的實施規定,注重對考核過程的監控,對指標體系的制定、評分細則的優化、指標的意見征集、網站的整改和指導、開展網站自評估工作、網站數據的采集方式、績效評估報告的編撰、績效考核結果的發布等流程加強管理;尤其要強調網站日常監測的重要性,把日常監測和績效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把績效考核和網站培訓結合起來,把績效考核作為網站持續改進的重要手段。
(九) 監督投訴制度
監督投訴制度是政府網站制度體系的保障,保證其它制度能夠落到實處。監督投訴制度的主要內容是明確政府網站監督投訴的內容范圍和種類;監督投訴的具體途徑;監督投訴的處理原則;監督投訴的處理流程;責任追究的內容范圍和具體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