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到55.1億元,環比上升24.7%,同比上升77.8%,同比增速較上一季度增長13.3個百分點,繼續維持快速上升趨勢。
搜索市場蛋糕的快速膨脹,使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大佬看到了搜索引擎的錢途和機會,不再甘于讓百度繼續吃“獨食”。繼搜狗宣稱,其搜索流量已暫時超過谷歌之后,騰訊、奇虎360也加快了進軍搜索引擎市場的步伐。對這些二線陣營而言,現有的搜索引擎霸主——百度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高不可攀”。一干互聯網大佬紛紛發力搜素引擎的創新變革。在搜索市場浸淫多年的搜狗在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了盈利,成為百度之后第二家盈利的中國搜索引擎公司。
百度地位遭到挑戰
顯然,對于搜索引擎市場的變革,互聯網大佬們蓄謀已久。
與其他領域一樣,搜索引擎市場也少不了“小企鵝”的身影。目前,騰訊搜搜已開始在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武漢等全國主要城市的地鐵、公交路牌、巴士車身上大規模投放廣告。騰訊董事長兼CEO馬化騰旗幟鮮明地指出搜搜的作戰路線,即不一定做百度式的通用搜索,但會融合自身的社區和電商屬性,“實現沒有搜索的搜索,即在用戶進行搜索之前就已經完成搜索工作。”
與此同時,奇虎360周鴻祎則宣稱:“奇虎已發現搜索新方向,進軍搜索引擎市場。”
去年8月,搜狗從搜狐分拆獨立運營,搜狐首席技術官王小川出任搜狗CEO。“獨立”之后的搜狗業績飆升,并在2011年呈現加速之勢。在剛剛過去的第2、3季度,搜狗營收同比均保持了200%以上的增長。王小川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透露:“搜狗研發人員的比例已超過75%,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高的。搜狗員工今年已經增長了50%,計劃明年還將翻一番。”
為何大佬們不約而同地發力看上去格局已定的搜索領域?王小川的解釋是,各家搜索引擎正在尋找各自的機會,“對搜狗來說,搜狗已經擁有一支夢之隊。如果說輸入法是‘前鋒’,瀏覽器就是‘前衛’,搜索引擎則是‘后衛’。”搜狗從輸入法、瀏覽器、網站導航到搜索引擎,環環相扣,助推搜索。
盡管截至目前,這些新涌入者的規模總和還不及百度的三分之一,但是它們卻給互聯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干大佬各顯神通
目前,騰訊搜搜也正在依托騰訊QQ強大的用戶群發力,打造社交搜索。
所謂“社交搜索”意味著將搜索者的社交圖譜與其搜索行為聯系起來,即每個搜索者看到的結果都是個性化的。這樣,社交網站的角色不再僅僅是一個社交網絡,它更像一個能夠談天說地、尋找并閱讀當天新聞的地方。
而作為國內第二大中文瀏覽器,搜狗秘密研發半年之久的“探索引擎”日前也已開始內部測試。王小川透露,“探索搜索”能夠智能調取云端的海量搜索結果,再通過瀏覽器客戶端主動向用戶精準推薦可能感興趣的信息,簡單的說就是用戶在瀏覽頁面的時候,不用搜索就推薦給相關的內容給你。比如用戶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探索引擎則會推送其他網站的價格信息、優惠券、商品評論等等。業內人士認為,傳統搜索引擎正面臨新的挑戰,對搜索引擎技術的不斷升級,像“探索搜索”作為新一代搜索產品,其即是互聯網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用戶搜索體驗的助推器,有可能顛覆目前的市場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各個后起之秀都將搜索的最終目標定位為服務,未來的智慧搜索在于幫助用戶做出決策并采取行動,而不是給用戶數個鏈接再讓他們逐個打開,然后再思考信息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