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市場不振,訂單發生轉移,對于長期依賴訂單加工而生存的外貿企業而言,轉型和升級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3月1日,醞釀已久的《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指導意見》正式公開發布,其中提出要加快貿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的建設。
專家表示,加快貿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的建設,對于外貿企業直接面向市場廣開銷路、打造品牌、占領價值鏈上游等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外貿企業要構建國際營銷網絡還需依據自身實力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
后危機時代的契機
《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構建貿易平臺,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國家級會展平臺,培育若干個內外貿結合、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市場平臺,培育若干個技術力量強、信譽好的電子商務平臺,培育若干個特色功能強、服務優化的進口促進平臺。加快建設國際營銷網絡,鼓勵國內企業在境外建設一批品牌推廣效果好的展示中心、區域輻射半徑大的批發市場,建立一批市場滲透能力強的品牌專賣店等零售網點。
去年12月13日,商務部主辦了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與交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建設交流會,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鐘山在會上指出,加快交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建設,對優化國際國內市場布局、培養壯大我跨國企業具有特殊意義,下一階段要繼續鼓勵各類交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建設,引導其加快轉型升級,逐步提高經營質量和效益。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院長趙忠秀指出,中國外貿企業如果只負責訂單加工,在國際市場就無法掌握商務主導權,這也導致了中國外貿企業長期處于低端價值鏈條的結果。趙忠秀表示,現在全球經濟進入后危機時代,面對歐美經濟不振、訂單發生轉移、外貿實現轉型升級,建設交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對于外貿企業具有必要性,也恰好是一個契機。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趙玉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貿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的打造意義非常重大,一方面可以對外貿企業打響品牌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疏通中間環節,降低產品流通成本,從而降低產品賣價,使外貿產品在終端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需要實力、魄力加耐力
江西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陳慶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氣候水土獨具優勢,江西綠茶品質優良,但在目前的茶葉市場上,卻不見有江西綠茶的品牌打響。陳慶壽表示,其主要原因除了茶葉深加工方面需要轉型升級之外,另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就是茶葉的營銷渠道。“當前我們的茶葉主要還是作為農產品供給沿海企業,而缺乏直接面向市場的營銷渠道。”陳慶壽表示,由于營銷渠道的缺乏,對江西綠茶品牌的打造非常不利。陳慶壽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展會、電子商務平臺等渠道構建起江西綠茶的國際營銷網絡,打響江西綠茶的品牌。
另外,趙玉敏也指出,過去由于很多企業都是委托生產,很少直接面向市場,所以在營銷方面的軟硬件設施相當缺乏,現在要另起爐灶打造國際營銷網絡,必然會面對諸如專業的營銷、法律等人才缺乏等許多困難。趙玉敏表示,國際營銷網絡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需要企業決策層有足夠的魄力和充分的耐心。
趙忠秀強調,建立貿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也要避免一刀切,實力強的企業可以選擇生產、貿易一體化的模式,而實力不夠強的企業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有中間商參與的模式,要避免“小而全”的現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