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王可心 9月18日報道
易傳媒、品友互動、MediaV、新好耶……在經歷電商、團購倒閉潮帶來的一陣低迷期后,這些互聯網廣告公司今年變得炙手可熱。尤其是在大交易不斷曝出的今天,互聯網廣告公司也紛紛成為巨頭收購的熱門對象。
據知情人士透露,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正在爭搶互聯網廣告公司。與京東鬧出緋聞的公司有新好耶、MediaV、品友互動等,而與百度關系曖昧的公司則有易傳媒、新好耶等。目前,這些交易并未達成,涉及傳聞的公司也給予否認。
據一家廣告技術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各家尚在談判階段,仍存很多變數。“變數包括價格、是否獨立發展、其他公司攪局、創始人性格等。太多因素影響了談判的結果。”
不管是對搜索公司還是電商公司,廣告都是流量變現的重要手段。在國外,谷歌曾通過收購DoubleClick、AdMob、Invite Media等公司布局展示廣告,目前在展示廣告市場份額高居榜首。亞馬遜在廣告行業中曾被稱為“沉睡的巨獅”,但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變化。2012年,亞馬遜發布Amazon Media Group和Amazon Mobile Ad Network,昭示著其廣告戰略的升級。
在國內,搜索巨頭百度在展示廣告領域的短板較為明顯;京東則尚未正式推出開放平臺廣告系統。從自身業務看,為了補強弱勢業務和應對競爭,兩者或將出手收購互聯網廣告公司。
百度:彌補展示廣告短板
百度對互聯網廣告技術公司感興趣也是必然。
據百度最新財報顯示,百度第二季度總營收達到75.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6%。其中,網絡營銷營收達到75.39億元(約合12.28億美元),同比增長38.3%。這個增速相對于2011年70%以上和2012年50%以上的季度平均同比增速來說已呈明顯的放緩之勢。
“過去10年,百度營收增長主要靠搜索引擎效果廣告(SEO、SEM),展示廣告部分較弱,以前靠百度主題推廣,但主題推廣占的比重比較小。”悠易互通CEO周文彪說。
他認為,以谷歌AdSense或者百度主題推廣為代表的技術,已經是五年前的技術,而RTB或者是廣告交易平臺代表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8月22日舉辦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正式推出流量交易服務(Baidu Exchange Service,簡稱BES)。繼谷歌、阿里、騰訊后,百度終于加入廣告交易平臺競爭,預示著百度在RTB廣告領域開始發力。
對比谷歌,1999年到2007年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于搜索引擎,此后,通過系列收購布局展示廣告:2007年4月,以31億美元收購展示廣告技術公司DoubleClick ;2009年,以7.5億美元價格收購移動廣告平臺AdMob;2010年6月,以8100萬美元收購DSP公司Invite Media。2009年,推出Ad Exchange廣告交易系統。
目前,谷歌在美國展示廣告市場份額居首。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報道,2012年Google展示廣告收入達22.6億美元,預計2013年將達到31.1億美元。
谷歌在廣告領域的收購路線對百度有借鑒意義。一位廣告公司創始人猜測,百度可能收購擁有大中型品牌客戶基礎、技術能力強的互聯網廣告公司,與現在業務形成補充。
目前,百度核心客戶群是中小企業,無論是百度聯盟、BES,主要針對中長尾流量,服務中小客戶,品牌廣告資源較弱。“如果能開辟大中型品牌廣告,將成為百度全新的營收來源。”上述人士稱。
另一家國內大型廣告交易平臺負責人同樣認為,百度現在還是以關鍵字的效果廣告為主,展示類廣告相對較弱。“百度可能收購在品牌、展示類廣告方面客戶基礎、技術的公司。易傳媒、互動通等公司與百度結合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他們在展示類廣告上面積累了比較多的客戶,模式也比較類似DoubleClick。”
京東:廣告或將成營收的重要支柱
相較于國內互聯網廣告的霸主百度而言,京東在廣告領域還屬于后來者。
據媒體此前披露,京東2010年廣告收入1000萬元,2011年廣告收入約為4000萬-5000萬元,2012年廣告收入接近2億元。京東曾表示,將于今年初推出開放平臺廣告系統。不過這一系統至今尚未正式面世。
與京東相比,淘寶天貓走在廣告前列。去年底,淘寶聯盟重啟阿里媽媽域名,并確定了淘寶聯盟、廣告交易平臺tanx、移動廣告聯盟三大方向。艾瑞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百度、淘寶廣告營收規模分別為75.6億元、56.1億元,分列第一、第二名。
京東希望通過收購方式追趕。據互聯網廣告行業人士透露,京東正與業內多家主流DSP公司接洽,包括MediaV、品友互動等。此外,浪淘金、悠易互通等公司創始人也未否認與京東接觸,僅表示不便透露。
京東要收購廣告技術公司的動機很明顯。一方面,京東作為廣告主,需要開辟除搜索引擎以外的其他廣告投放渠道,DSP是很好的選擇。另一方面,京東作為流量平臺,廣告或將成為其核心的商業模式之一,成為另一大營收來源。
目前,京東主要收入來源于交易收入,廣告收入占比較小。億瑪CEO柯細興認為,雖然京東廣告收入與交易收入相比份額很小,但對毛利的貢獻很大,廣告業務對京東商業模式的完整化非常有意義。“相對于淘寶,京東在廣告方面是短板。如果收購廣告技術公司,京東將更加類淘寶化、平臺化,形成另一個平臺型的公司。”
業界分析,京東收購廣告技術公司后,第一步是售賣站內流量,第二步可能發展站外流量,做成類似阿里媽媽的廣告交易平臺。
但要發展站外流量、做成廣告交易平臺仍面臨挑戰。“國內已經有了谷歌、阿里媽媽、騰訊、百度廣告交易平臺。如果聯盟比較小或質量不夠好,很難形成一個公共的廣告交易平臺。”一位互聯網廣告技術公司創始人說。
互聯網廣告公司收購暗流涌動
雖然巨頭們收購廣告公司的意圖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互聯網廣告已從包斷資源時代走向技術時代。
“原來互聯網廣告都是包斷流量方式,不依托于技術,效率很低。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不管是媒體流量變現角度,還是從廣告主市場營銷角度,技術都變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品友互動CEO黃曉楠說。
悠易互通CEO周文彪認為,從1997年到現在,整個互聯網廣告行業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02年之前,以新浪、搜狐等網站品牌廣告為主,采取包斷模式,固定廣告位;
2002年到2011年,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快速增長,與展示廣告兩分天下。易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第2季度,關鍵字廣告占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比例為40.6%。
從2011年開始,互聯網廣告行業發生新的變化,展示廣告領域出現實時競價RTB技術,傳統的人工談判和流量包斷模式慢慢被顛覆,此前的媒體投放已無法滿足廣告主越來越精細的要求。
目前,國內RTB廣告在整個展示廣告中占比仍然非常小。周文彪估計,2012年,RTB廣告占比約0.5%,預計今年達到3%-5%,這一數字到2016年可能達到20%-30%,成為與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并駕齊驅的另外一個增長點。
美國RTB技術早于國內三年,據eMarketer預測,2013年RTB廣告將占美國展示廣告19%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17年份額將攀升至29%。
目前,國內已經誕生四十多家DSP,如易傳媒、品友互動、悠易互通等。在媒體端,騰訊、百度、阿里媽媽皆推出了廣告交易平臺(Exchange)。DSP(需求方平臺)服務于廣告主或代理公司,以RTB實時競價和非RTB形式結合,進行多種媒體資源(包括Ad Network、SSP、Ad Exchange等)的購買。
柯細興認為,未來廣告技術公司將越來越值錢。原因在于,網民投入時間增速放緩,廣告投放更關注流量和營銷效率。互聯網廣告公司經過幾年技術積累,如今被收購的價值已經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