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 美國互聯網 中國互聯網

借力移動互聯網 美國互聯網公司再掀入華高潮
騰訊科技 朱旭冬 6月4日報道
中國市場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吸引力正越來越強。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美國互聯網公司真正在中國取得成功,但新一輪美國科技公司入華的浪潮已經到來。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幾乎是美國新興科技公司入華最集中的一段時間。這其中既包括linkedIn這樣的社交巨頭,也有Uber這樣的移動互聯網新星。另外,超級明星科技公司特斯拉也在今年上半年正式開始在中國銷售汽車。
另外,Airbnb、多鄰國(Duolingo)等公司雖然沒有正式宣布入華,但在中國互聯網界已經非常活躍或者取得了不錯的成績。Facebook也計劃在中國開設為銷售服務的辦公室。而2011年底進入中國的Flipboard最近也宣布重啟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并且開始在華招聘。
這一波入華的美國科技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都和移動互聯網緊密相連。在PC互聯網時代,沒有美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成功,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機會又來了。
移動互聯網機會和挑戰并存
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在其2014年的互聯網報告中特意將中國單獨列出,介紹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其中的機會。從移動互聯網來看,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占互聯網用戶的比例為80%,高居全球第一。
如此大的市場是中國對美國移動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吸引力。這些美國公司自身往往已經做到了移動為先,現在則需要同時做到“中國為先”。
在PC互聯網時代,本地化是美國互聯網公司常提的一個詞,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的本地化只是非常基礎的工作。在產品本地化背后,更重要的是運營和服務的本地化。這一點的挑戰并沒有因為移動互聯網而有所改變。
舉例來說,linkedIn的產品從基本面上來說,是適合全球所有人的,對中國市場只需要一些微調。但是在運營和服務上,就需要非常本地化。因此linkedIn在中國開展了線下的活動——領英影響力,同時也一直在努力提高中國用戶的訪問速度。
另一個例子是印象筆記(Evernote)。借助其強大的品牌能力,印象筆記在2012年中進入中國,并且開展了很好的本地化運營。雖然目前從市場份額上來說印象筆記并不領先,但作為一家美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其在中國的成績仍然可圈可點。
對于美國公司來說,移動互聯網時代變化最大的是渠道。蘋果的 App Store 可以讓開發者輕松地將移動應用發放到全球每個市場,比如多鄰國在其iOS應用里推出針對中文用戶的英語學習課程后,一周時間在中國獲得了100萬用戶。
但是國內Android市場的分散,讓多鄰國CEO路易斯非常頭疼。Google Play在中國大陸無法正常使用,而中國有大量第三方應用商店,要同時維護多個渠道的應用對于美國公司來說非常困難。而因為這件事過于麻煩,甚至還出現了AppInChina這種幫助海外公司將應用上傳至國內各大Android應用商店的公司。
不同公司各有進入中國市場的不同策略
過去科技公司入華往往是設立中國分公司,但其產品和服務對中國用戶并沒有特別的好處。而這一波移動互聯網入華,大多數公司都找到了一個甚至多個用戶痛點。
以linkedIn為例,在進入中國前它在全球已經有近3億用戶,能對中國市場產生很強的網絡效應。同時,對于希望招聘海外人員的中國公司或者希望招聘中國員工的海外公司,linkedIn也有其獨特的價值。
linkedIn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linkedIn之所以這么晚才進入中國市場,就是希望先做好其他市場,為進入中國鋪路,形成更好的網絡效應。作為Airbnb的投資人,他表示Airbnb之所以現在進入中國,是因為旅行本身是一個全球化的事情,而中國有大量的出境游用戶。
Airbnb CTO 內特•布萊查克杰克也曾對騰訊科技表示,他們在中國的第一步是先做好出境游服務。這也利用了其在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60萬個空間的優勢。
另外,雖然普通用戶在中國大陸無法正常訪問Facebook,但作為一個全球的廣告平臺,Facebook可以在中國找到大量的廣告主,比如游戲公司、外貿電商公司、熱門旅游景點等。因此Facebook在中國大陸設立辦公室成為了一種入華落地的方式。
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軍美國
在美國互聯網公司進軍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互聯網公司也在積極的布局全球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
一位美國知名投資公司的合伙人告訴騰訊科技,雖然很多美國公司對中國市場蠢蠢欲動,但是現在更大的趨勢是中國公司搶灘美國市場。其中中國公司進軍美國的方式包括投資、合作甚至直接推出產品。
從投資角度來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騰訊和阿里巴巴,近幾年這兩家公司都在美國投資了多家互聯網公司。其中騰訊投資了美國電商網站Fab,移動游戲視頻錄制公司Kamcord以及多家游戲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投資包括物流服務公司ShopRunner和移動社交應用Tango等。
在合作上,目前中國公司在美國還沒有太好的案例,微信有一些美國合作伙伴,但目前僅僅是在試水階段。不過在產品上,中國已經有多家互聯網公司開始打入美國市場。
久邦數碼(3G門戶母公司)于去年在美國上市,其旗下的3G桌面系列產品在美國安卓市場非常流行,長期位居Google Play應用排行榜的前列。而今年在美國上市的獵豹移動同樣有一款在美國市場非常流行的應用獵豹清理大師(Clean Master)。
這些產品之所以能夠打入美國市場,很重要的一點是利用了Google Play的分發渠道,并且這類產品多為工具類,不存在太大的地域用戶習慣差異。
總的來說,移動互聯網讓世界變得更加扁平,這給中美互聯網公司在彼此市場都提供的大量的機會。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到自身的特點,解決產品運營以及服務的本地化問題,機會可能永遠都只是可以看到但無法實現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