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網絡服務商的行動表明,無論是百度還是騰訊還是阿里巴巴,其網絡營銷都開始進入同質化狀態當中。在百度每年的百度大會上,百度又推出了新的產品概念“我的營銷中心”。其營銷中心將行業資訊、數據趨勢、行業報告、營銷建議等內容集紅納在一起合并呈現,可以將廣告主整個互聯網層面的相關人群信息,數據和目標人群聯在一起,類似于一個磁鐵,把廣告主的關注的信息聚集在一起,它們在技術上用關鍵詞定位,瀏覽內容定向,行為定向,將目標人群鎖定在“營銷中心”當中。此舉,將百度從單一的關鍵詞排名產品,提升到網絡整合營銷的高水平。
據悉,過去以小企業客戶為天下的百度,此產品推出以后,很多大品牌也來捧場。如說潘石屹百度上賣房,能賣得出去嗎:惠普等公司也在百度上做產品營銷,甚至寶馬也加入其中。
與此同時,騰訊也推出“騰訊智慧”,說辭為填補無效營銷的黑洞,也是主打精準性。騰訊具有強大的數據庫,此產品能有效掌握用戶與媒體互動接觸中的信息,了解到用戶在消費相關信息中的行為。能讓企業在互動中實現營銷的目標。實際上,騰訊提供了一個體驗產品的平臺與空間,這個平臺通過通訊工具、視頻、郵箱、博客、在線游戲等系列網上服務,將用戶粘貼在該平臺上,利用互動活動,實現體驗價值,達到精準營銷的效果。
而在ctoc上不讓群雄的阿里巴巴也推出一個相似的產品“商人社區”。該產品主要是針對網商的產品,如果你的產品相主打移動辦公的經理人群體,可以看看阿里巴巴提供的這款產品。它們通過首頁和二屏橫幅、四屏半通欄、阿里助手、商人論壇進行硬宣傳,同時,還通過通訊、博客、論壇、創業、家電、阿里幫幫等板塊首頁進行文(全球品牌網)字鏈接。新聞訪談,競技比賽活動輔之,可以讓目標人群對產品達到深度認知,產生強大的ugc傳播效果。
三種產品三種說法,似乎都很精準,他們依賴于不同的技術水平,面向網民與網商,為企業廣告主提供精準營銷通道,有沒有本質區別,是不是另一種同質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于以上三者的平臺不同,受眾不同,方法也略有差異,但核心是大同小異,免不了看起來是同質化的。
隨著線下人群向線上人群的不斷轉移與擴大,網上精準營銷同質化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如果想得到完全不同的營銷效果,差異化的配合選擇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這些網絡平臺受眾有他們的特點,還要根據自己產品的情況,加強針對性。
至于網商們,能不能避開這樣同質化的平臺產品呢?建議網商們多來點顛覆性的東西,相似的東西已經太多了。廣告主們則可以多點投放,主輔相合,可能會達到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