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你所面對的數據世界既是魔鬼又是天使。它正在全球范圍內成為啟動透明政府、加速企業創新、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紐約時報》2012年2月在一篇專欄中所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無處不在的信息感知和采集終端為我們采集了海量的數據,而以云計算為代表的計算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這就圍繞個人以及組織的行為構建起了一個與物質世界相平行的數字世界。
大數據到底有多大?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賣出的手機為37.8萬臺,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37.1萬…… 更重要的是,數據已經不僅僅是數據本身了,這是一場革命。
大數據正在成為一種創富力。
事實上,當你仍然在把微博等社交平臺當作抒情或者發議論的工具時,華爾街的斂財高手們卻正利用“數據財富”攫取收益。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利用電腦程序分析全球3.4億微博賬戶的留言,進而判斷民眾情緒并決定如何處理手中的股票。判斷原則很簡單: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興,那就買入;如果大家的焦慮情緒上升,那就拋售。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因此獲得了7%的收益率。
沃爾瑪等零售商也已經開始對銷售額、定價以及經濟學、人口統計學和天氣數據進行分析,藉此在特定的連鎖店中選擇合適的上架產品,并基于這些分析來判定商品減價的時機。在國內,百度已經致力于開發自己的大數據處理和存儲系統;騰訊也提出目前已經到了數據化運營的黃金時期,如何整合這些數據成為未來的關鍵任務。
大數據正在成為一種未來競爭力。
聯合國已經推出了名為“全球脈動”的新項目,希望進行所謂的“情緒分析”,使用自然語言解密軟件來對社交網站和文本消息中的信息作出分析,用來幫助預測某個給定地區的失業率、支出削減或是疾病爆發等現象。今年3月22日,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拉動大數據相關產業發展,將“大數據戰略”上升為國家意志。奧巴馬政府將數據定義為“未來的新石油”,并表示一個國家擁有數據的規模、活性及解釋運用的能力將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數據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漸漸被人們認可。從根本上說,大數據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更多地基于事實與數據做出決策。
“可以預見,將推動一些習慣于靠‘差不多’運行的社會發生巨大變革,譬如中國。”《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以及它如何改變政府、商業與我們的生活》的作者徐子沛說。